日期:2015-05-15 類型:行業資訊
“互聯網+”、“+互聯網”是時下的時髦詞匯。在逐步邁入“全媒體”的時代,電視媒體只有借助互聯網思維,順勢而為、應時而變,把“為播出而制作”的傳統理念轉換為“為市場而制作”的新興理念,學習新興模式和經營方式。以用戶為中心,滿足用戶需求,尊重用戶體驗,重新打造電視產品流程,才能實現模式轉型、華麗轉身,成功拓展傳播藍海。
無論是任何形式的“互聯網+電視”,其本質都在于“得用戶者得天下”。以下五大階段皆不能忽視:
1、[敏感詞]階段:以大數據分析進行電視新產品開發,將受眾轉換為用戶
傳統電視習慣將觀眾稱作受眾,而互聯網思維則將觀眾稱作用戶。雖然只是一詞之差,理念卻大相徑庭。受眾代表的是單向傳播的純粹接受者,傳播者占據主動地位,媒體參與度低,媒介使用性差;“用戶”的理念則是以使用者為核心,將用戶體驗作為新興電視產品生產的出發點與檢測點,媒體參與度高,媒介使用性強。
當下,傳統電視媒體要做的就是將受眾轉換為用戶,讓模糊不清的人群,成為面目清晰的資源。而大數據時代,為這種轉換提供了[敏感詞]的可能和便捷。 最早提出“大數據時代”這一概念的,是世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。麥肯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:“分析大數據將成為競爭的基礎,支撐新的生產力增長。”精準把握市場規律,離不開專業數據的支撐。大數據時代,閉門造車非常可怕。
目前,國內不少電視臺在使用索福瑞收視數據的基礎上,引入了尼爾森作收視數據的收集與分析。與索福瑞的調查樣本僅幾百戶相比,尼爾森的樣本一下子達到了10000戶。還有詳細分析數據,背后說明什么問題?觀眾收視習慣怎樣?是否需要相應的編排調整?等。數據將會發揮出很大的效益。
現在,已經有媒體開始主動運用大數據分析,推送用戶所需要的內容。根據用戶在特定情境下的信息需求,在不同的時間、不同的地點推送不同的內容。這種能給觀眾提供有效服務的電視產品,是今后發展的一個方向。在這方面,國外一些電視臺的做法,可以提供更廣闊的視野。比如英國BBC的《我為購物狂》,是一個購物狂的改造計劃;美國NBC的《超級減肥王》,讓有需要的人成功減肥。
這些節目,精準把握人群需求,目標明確。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馬利這樣預測:“大規模的個體信息定制將成為可能。媒體將變得更加智慧,更能滿足人們個性化、情景化的需求,成為人們獲取特定信息的‘阿拉丁神燈’”。
2、第二階段:快速進行信息采集、處理與全媒體傳播
摸準了用戶的需求,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滿足這種需求,這就是“用戶至上”理念最直接的體現。
速度也就是新聞術語中的時效性,一直都是衡量新聞價值的一個決定性標尺。全媒體時代,人們對時效性、對新聞產品新鮮度的要求變得更加苛刻。
傳統的電視產品生產制作模式,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,新鮮度大打折扣。而現場直播卻能實現時空零距離對話,被認為是保鮮度[敏感詞]的播出形式。
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。比如,2013年,臺風“菲特”帶來的特大暴雨襲擊寧波。城市變成水城、城區道路交通中斷,數十萬居民受傷。寧波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立即啟用直播應急方案,打通不同時段,進行全天大規模、長時間、全景式的直播報道。調用了衛星直播車、全向微博直播車、城市交通監控探頭、光纜、電話、網絡、手機等10多種技術手段,綜合運用記者衛星連線、光纜連線、微波連線、電話連線、現場報道、微博微信、觀眾互動等報道形式,對抗洪救災進行了多層面、主體式的展示,實現了現場、播出、收看三者在時空上的零距離。當天的收視率達到9.1,創造了近年來的收視高峰。
除了特別重大事件,現場直播還應該成為日常節目中的常態。高科技的發展,讓直播設備更趨小型化、多樣化,為現場直播的高頻率、常態化創造了條件。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,移動4G直播已經實現常態化。
3、第三階段:從多個不同角度進行電視產品的深度加工——[敏感詞]觀點,新鮮視角
大數據時代,電視媒體已經很難最先報道和[敏感詞]報道某一新聞事件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媒體已經從傳統的信息采集者,轉變成了數據的編輯者。當不再占有[敏感詞]新聞資源的時候,應該做什么?
答案是新鮮的視角,是新聞的集群以及對新聞[敏感詞]的觀點。[敏感詞]評論人曹景行認為,“作為媒介,[敏感詞]的競爭就是解釋權之爭。”
在信息過剩的時代,所缺的是思想。現在的電視觀眾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“這里發生了什么”,想知道的是“這對我意味著什么”和“我應當怎樣做”。專家、學者、主持人的評論能夠擴展新聞的內涵和外延,滿足觀眾的收視需要。而這恰巧是電視傳統媒體的強項。
除了[敏感詞]的觀點,新鮮的視角還包括獨特的拍攝角度。
電視畢竟是畫面的藝術。普通人視角難以企及的角度,永遠會有特殊的魔力,將觀眾的眼球吸引到屏幕前。近年來,小型航拍技術日益成熟,利用直升機航拍,提供常人難以見到的高度和角度,顯得尤為適用,目前已在國內部分電視臺得到應用,甚至還有無人機的初步試用。
4、第四階段:以整個平臺的品牌效應進行市場推廣
傳統媒體的局限性在于體量受限。比如每期報紙的版面有限、廣播和電視每個節目的播出時間有限,這都導致了信息量的有限。那么,如何實現傳播效果的[敏感詞]化?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,“六億網民是重點”。所以要向手機用戶要觀眾,要向網絡要觀眾,要向媒體融合要觀眾。圍繞一個新聞事件,可以進行多屏發布和傳播。手機、電腦、電視、電影院,甚至地鐵電視、高鐵電視、候車室、樓宇電視,可以同時收看節目。
在此方面,比如,英國BBC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“創意未來”的新媒體戰略計劃。通過生產流程再造,革新了傳統廣電制播模式,實現了不同平臺的媒體資源鏈接。在統一的BBC品牌下,形成新聞、體育、天氣、在線廣播、網絡電視、搜索等十個全媒體產品,實現電視、廣播、網絡、手機4個終端的發布。
又比如,鳳凰衛視通過電視節目制作系統的數字化改造,已經基本實現了電視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。2010年,鳳凰新媒體率先推出iPhone和iPad客戶終端。江蘇衛視則把自己的[敏感詞]綜藝節目《非誠勿擾》專門制作成網絡版,放在網上先播。
對于更多在央視、省級衛視和新媒體的夾縫中求生存的城市臺來說,借助多平臺的播出渠道,可以突破地域、上星、落地、屏幕等種種局限,為自己尋找到獨特的發展空間。
可以預見,未來的電視一定是多屏合一、多路同傳、多媒體介入的呈現。只有針對用戶已經形成的多屏收視習慣,針對不同接收終端的視聽特點,制作不同長度、不同形態、不同風格的節目內容,或者將成型的節目進行二次編輯、加工,才能滿足不同平臺受眾的收視習慣。
5、第五階段:以“海”量粉絲打造分品牌
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曾說過,“海量信息時代,誰掌握了用戶這個稀缺資源,誰就掌握了主動權。”借助微博、微信、APP客戶端等平臺,電視媒體可以拓寬傳播的渠道,但是要讓更多的用戶成為節目的忠實粉絲,還需要增強用戶的體驗感,強調可看性、服務性、互動性,打造好口碑。
在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的當下,部分電視節目卻在擁抱新媒體中獲得新生,成功將很多年輕觀眾拉入到自己的粉絲群,成為忠實用戶。《中國好聲音》、《我是歌手》、《爸爸去哪兒》等節目便是明證。就連傳統的央視春晚也坐不住了。羊年春晚上,微信發紅包成為其拉攏粉絲、吸引粉絲、增加粉絲的一大殺手锏。
電視人在哪里,陣地就在那里。